建圈强“链” 新疆小麦交出亮眼成绩单
时间: 2024-02-12 12:49:05 | 作者: 小麦高产系列
-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2023年,新疆夏粮面积1816.4万亩,较上年增加79.2万亩,占全国夏粮增加面积的67.2%,面积增量居全国第一;夏粮总产701.2万吨,较上年增加46万吨,总产增量居全国第一;夏粮平均亩产386.1公斤,较上年亩均增加8.9公斤,比全国亩均高出19.93公斤,单产增量居全国第二。 这些成绩是如何取得的?
9月3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奇台农场30连,春小麦长势良好。图为俯瞰金色麦田(无人机摄)。李华北摄
“科技兴农”,从一粒种子开始。近年来,新疆格外的重视种业发展,不断的提高育种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在立足区内,拓展全国市场发展的策略引领下,加快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全疆种业实现了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有力支撑了全区农业的转型升级。
种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是农业提质增效、群众增产增收的核心,对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年,在大面积连片创建田,奇台县实收111.24亩石冬01162冬小麦,单产达802.99公斤,刷新了新疆冬小麦百亩以上连片高产纪录。石冬01162属冬小麦常规中筋品种,是新疆石河子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具有抗寒,抗旱,耐干热风,高抗白粉病、条锈病、中感叶锈病,丰产性和稳产性好,适应范围广等特点。
“为给种植户提供最适宜种植的优良品种,我们每年都从疆内外科研院所、种业企业引进大量小麦新品种在示范基地进行种植,综合评价筛选出高产高抗优质的品种推荐给种植户大面积推广种植。”奇台农场农业发展中心主任孙志远说,该场目前大面积推广的小麦主栽品种和辅栽品种产量较高,良种覆盖率达百分之百。
9月11日,测产组专家们在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花园乡南园子村“新春48号”春小麦高产示范田查看穗粒数、粒型等。 李华摄
“高产栽培技术保障粮食安全,今年,新疆小麦、玉米产量水平均在全国靠前。”10月13日,新疆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高庆超介绍说。
“通过制定标准化播种、水肥调控、化学调控、统防统治、机收减损等粮食作物生产关键技术,力求将科技潜力转化为现实产量,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辐射带动全疆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高庆超说。
与此同时,地膜回收标准助力减少“白色污染”。2012年以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大力推进地膜回收标准化工作,依托农业清洁生产、旱作农业、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县建设等项目,推进地膜科学使用回收。2022年以来,废旧地膜回收率达到82%,农田地膜亩均残留量降至5.95公斤,相当于2014年残留量的31.3%。
此外,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控标准推动治理科学化。通过标准的实施,新疆20多种重大病虫害调查监测方法得到规范,农作物标准化生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获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截至目前,新疆已颁布涉及农业技术推广、现代种业、病虫害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农田地膜等500项农业区域标准。近两年,获批立项37项区域标准;复审12项棉花区域标准、118项绿色、有机等农产品区域标准;认证绿色食品主体和产品分别达到202家、693个,认证地理标志农产品91个。
7月23日,塔城市恰夏镇农户驾驶农机收割小麦(无人机拍摄)。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汤永摄
9月20日,在库尔勒市哈拉玉宫乡下多尕村的一片麦田里,播种机来回穿梭,正在进行冬小麦播种。“2022年我种了60亩冬小麦,收成很不错,2023年计划播种200亩。”该村村民妮亚孜·提力瓦地说。
新疆按照“区内结余、供给国家”的粮食工作方针,在全国粮食供给方面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
2023年以来,新疆尔自治区统筹中央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32.9亿元,将冬、春小麦补贴提高至230元/亩,惠及小麦种植户130余万户,全力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同时向全区43个国家级产粮大县发放中央财政奖励资金9.1亿元,鼓励产粮大县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全区各地压实提升粮食产能主体责任,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等方式“扩面增产”,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藏粮于地,离不开高标准农田的支撑。截至2022年底,全区已建成高标准农田3626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比超75%。2023年新疆高标准农田小麦平均单产517.03公斤,较上年提高了23.94公斤。高标准农田为粮食产能提升奠定了“地力”基础。
7月12日,阿克苏良信粮油集团乌什县粮油购销公司工作人员把小麦晾晒后入库。外力·克依木 摄
增产、减损两头发力,是2023年新疆小麦丰收的显著特点之一。 减损就是增粮。减少机收环节损耗是增加粮食产量的重要措施。
夏收时节,新疆尔自治区有关部门派出多个农业专家技术服务组,分赴各地开展服务指导。各地通过精准确定小麦机收时间、加强农机手培训、开展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等措施,提升小麦收获规范化、标准化作业能力。根据各地调查监测情况,2023年全区小麦收获环节平均机收损失率降至0.65%左右,远低于2%的国家作业质量标准。
仓廪实,天下安。近年来,新疆不断加大绿色仓储建设投入力度,支持引导全区涉粮企业实施高效物流工程、现代仓储工程、优质粮食工程。截至2022年底,全区规模以上涉粮入统企业标准仓房仓容1392万吨,提前3年完成“十四五”发展目标,仓储物流设施能力与全区粮食安全保障任务更匹配。
与此同时,全区不断的提高仓储设施功能。聚焦气密性能、隔热性能、储粮技术应用、绿色防治虫害等方面内容,积极推广应用现代仓储管理技术,全区绿色储粮技术应用比例达74%,储粮条件和储粮水平处于全国较高水准,实现信息化智能管理仓容达到341万吨,低温准低温绿色储粮能力达到382万吨,有效提升了仓储设施现代化水平。
“随着粮食基础设施逐渐完备提升,全区储粮质效实现由量到质的根本变化,各级政府储备粮宜存率达100%,粮库储粮综合损耗率降至1%以内,绿色储粮、科学储粮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粮食安全工作基础更加稳固。”新疆尔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马雪渊说。